其中韩非子认为,杀百里奚而不杀伯仁更合理,因为百里奚傲慢无礼,而伯仁有德行待人恭敬。然而,孟子反驳说,杀百里奚只是剥夺了他的勇气,并没有解决问题根源,而且杀伯仁也会导致其他人的疑虑和不安。这段对话强调了人性善恶的复杂性以及只有在尊重和培养善良品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散文《荀子》中的《劝学》篇。原文为:“韩非子称孟子杀公叔文子而不杀其弟,孟子曰:‘是何也?’韩非子曰:‘与其杀公叔文子而不杀其弟,不如杀伯仁而不杀百里奚。’孟子曰:‘敢问何故?’韩非子曰:‘百里奚好勇,不爱人,何足温也;伯仁好义,待人恭敬,何足杀也?’孟子曰:‘夫杀百里奚以黜其勇,使无微子以弃勇,则奚何足贵乎?’韩非子曰:‘祸莫大于不杀伯仁。’孟子曰:‘野马也听易射也,大抵不敢近人;夫强抵之至也不祥,则力小禽兽之至也不疑。故杀伯仁者,兼杀百里奚也,弃也。’”
这段文字表达了荀子和孟子之间关于杀伯仁的讨论。其中韩非子认为,杀百里奚而不杀伯仁更合理,因为百里奚傲慢无礼,而伯仁有德行待人恭敬。然而,孟子反驳说,杀百里奚只是剥夺了他的勇气,并没有解决问题根源,而且杀伯仁也会导致其他人的疑虑和不安。这段对话强调了人性善恶的复杂性以及只有在尊重和培养善良品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